【摘要】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也很枯燥,当然,为了能够顺利拿下考试,闽州教育网小编建议大家要坚持下去,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解脱了。所以说,考生速速来记忆考点吧。
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学必考的名著
1.《学记》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
2.《孟子·尽心上》中最早出现“教育”一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柏拉图《理想国》,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
5.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6.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8.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9.卢梭《爱弥儿》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
10.康德《康德论教育》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他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教育学家。
精彩文章分享:中学教师资格备考笔记之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教育,指的是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是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原始教育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从原始人的群居,到原始社会末期,大约有百万年之久。在这个阶段中,教育逐渐从原始的自发状态,发展为内容比较丰富的具有―定自学性的劳动。
①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的不分化性。
原始教育完全融于生产过程,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直接反映生产的发展并立即作用于生产,任何一种生产经验的产生、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进,即刻转化为教育的新鲜内容,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生产的扩大和发展。
②教育的平等性。
在原始社会无论男女老少,每个社会成员都可受教育。同时,这种教育也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同时进行的,因为那时还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的内容十分贫乏。
③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贫乏性和简单性。
原始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语言处于萌芽状态,极其简单。因此,模仿成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后来,随着语言的逐步发展,便口耳相传.效果也随之提高。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