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命题点有很多,作为考生的你都背熟了吗?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幼儿的人际交往这部分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点不够了解的话,请赶紧来备考哟。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命题点之幼儿的人际交往
识记
1、依恋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理解
1、人际交往的作用
(1)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得起本方式
(2)人际交往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3)交往有利于青少年的成才。
2、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1)本能需要 (2)合群需要 (3)自我肯定需要。
3、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
(1)平等原则 (2)相容原则 (3)互利原则 (4)信用原则。
4、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1)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
(2)稳定儿童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3)规范儿童的行为,发展教育能力。
5、依恋关系的类型
安全依恋性、逃避型以及矛盾性。
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2)教养态度的影响
a.过分的溺爱 b.过严的教育 c.过高的要求 d.态度的不一致
(3)其他因素的影响。
6、同伴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
(2)有助于同伴之间的相互社会化
(3)成为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4)有助于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5)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
7、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
(1)受欢迎性 (2)被拒绝性 (3)被忽视性 (4)一般性。
8、儿童交往能力的必备要素
分享、合作、自信、移情。
应用
师幼交往对儿童的影响
(1)增强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探索精神
(2)促进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3)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
(4)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及社会性的发展。
精彩文章分享:教师资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命题点之绪论
1、识记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幼儿心理学的概念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温馨提示:教师资格证的用处有很多,所以说,赶紧认真备考,让自己更有把握拿下教师资格证考试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