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将到来,想要增加通关的把握就要认真备考,多做练习题才能有助提分。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2018下半年中学教教资考试《教育知识》备考提分练习题,这可是最后的提分小诀窍了,赶紧用起来吧。
2018下半年中学教教资考试《教育知识》备考提分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鲁班是借助( )发明锯的。
A.定势
B.变式
C.问题
D.原型启发
2.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 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A.赫尔巴特
B.凯洛夫
C.保罗?朗格朗
D.培根
3.“学不躐等”反映了( )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5.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C.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辨析题
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重要途径。
3.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方法较严厉。
4.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简答题
1.我国中学德育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每一原则的实施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2.【答案】D
解析:培根于 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3.【答案】D
解析:“学不躐等”意为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反映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答案】A
解析: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参加自学考试、脱产学习属于其他辅助方式。
5.【答案】C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口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说明情绪的一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另一极的。
辨析题
1.正确
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正确
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3.错误
解析:题干所指是斯巴达的教育。
4.错误
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温馨提示:上面分享的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练习题,考生们可要认真练习,这样才能更有把握拿下考试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