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下半年中学教教资考试临考前该如何备考呢?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这个时候做题巩固记忆是最好的备考方法,所以说正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不妨来做《教育知识》备考提分练习题,而且还附送了答案解析,赶紧来看看吧。
2018下半年中学教教资考试《教育知识》备考提分练习题(三)
单项选择题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个体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6.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9.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10.“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2.【答案】B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答案】C
解析:学校绩效是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4.【答案】B
解析: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
5.【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6.【答案】C
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和核心工作。
7.【答案】D
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8.【答案】C
解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9.【答案】A
解析: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0.【答案】D
解析:“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简答题
1、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2、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并且归因方式可以训练和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6)注意个别差异
3、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4、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5、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这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1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和概括。
温馨提示:上面分享的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练习题,考生们可要认真练习,这样才能更有把握拿下考试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