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

教师资格考前提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编辑:闽州教育  2018-10-24 15:27:42  人气:824


  【摘要】你想要拿下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可不简单,闽州教育网小编建议在最后的10天备考时间里,不妨做练习题,认真看答案解析,能够更好地拿下教师资格证考试,尤其是做错的题目,要多看几遍解析,直到自己理解了才行哟。

  教师资格考前提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

  1.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的能力C.提高学生的成绩 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3.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可诊断为(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4.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丽丽的哪种思维特征( )。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

  5. 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 )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参考答案

  1、选B。【解析】少年期正处于过渡和转型的时期,思维波动比较大,因而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2、选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选B。【解析】持久性的心境低落是抑郁症的表现。

  4、选C。【解析】丽丽不能从她哥哥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了自我中心的特点。

  5、选A。【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

  (二)

  1.下面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性相近,习相远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

  A 授受关系 B 指导和被指导关系C 相互促进关系 D 相互制约关系

  3.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是( )。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4.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在学习动机是( )。

  A.获得表扬 B.获得高分 C.获得好名次 D.获得解答

  5.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

  1、选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

  2、选C。【解析】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相互促进关系。在知识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3、选A。【解析】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性因素。

  4、选D。【解析】前三者是外在的学习动机,获得解答是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因此是内部的学习动机。

  5、选B。【解析】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这个阶段施以适当的教育可以促进个体迅速发展,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想补救就比较困难了。

  (三)

  1.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班级教学

  2.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 )提出。

  A.费斯廷格 B.奥苏贝尔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5.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

  1、B。【解析】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接受教育的需求增大,教学组织形式也逐渐发展为教学效率较高的班级授课制。

  2、D。【解析】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事件的主观期待。

  3、C。【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4、D。【解析】社会本位论的观点就是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5、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

  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

  A 授受关系 B 指导和被指导关系C 相互促进关系 D 相互制约关系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初期

  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4.( )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内容。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知识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2、B。【解析】根据史料记载,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3、A。【解析】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

  4、B。【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5、A。【解析】调查法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温馨提示:拿到教师资格证的用处很多,所以说,考生们可要认真备考,这样才能更有把握拿下教师资格证,才能为参加教师招聘打好基础。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