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

备考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材料:教育理论知识之学生(一)

编辑:闽州教育  2018-11-30 12:05:32  人气:1588


  【摘要】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你有把握通过吗?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备考时间还有赶紧加紧做准备吧。比如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备考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材料——教育理论知识之学生这方面的信息吧。

  备考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材料:教育理论知识之学生

  1.请描述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心理发育迅猛,心理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性意识骤然增长。

  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

  第二,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第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定。

  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

  第四,情感世界充满风暴。

  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忧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

  第五,兴趣爱好日益广泛。

  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此不疲;

  第六,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一方面强烈希望结交志趣相同、年龄相仿、能够相互理解、分享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尽量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对自己所属的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性,宁肯自己受点委屈,也要保持生活圈子的平衡与协调。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参考答案】学生偏科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是兴趣,学生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容易出现偏科现象;

  第二是环境,低年级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的科目会影响自己对某学科的偏好;

  第三是老师,部分学生因为喜欢某科老师而出现偏科现象。

  对于学生的偏科现象,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其次,对于偏科学生不喜欢的学科教师更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避免出现偏心导致学生偏科。

  3.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答案】一个人的很多行为习惯往往形成于青少年时代,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学生做人习惯,即道德意识,具体包括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珍爱生命、诚实可信等;

  第二方面是学生做事习惯,包括学生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如作息时间、卫生习惯等;

  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方法是否合理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这些良好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4.你觉得学生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学生的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开阔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课本上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汲取更多的知识只能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资料和借助网络等知识库来完成。

  但另一方面,学生还不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在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上可能会存在误区,导致吸收了错误的知识,歪曲了价值观。

  所以,教师和家长应当帮助学生来完成课外阅读书目的甄选,应当主动地跟学生沟通,结合他们的喜好共同选择书目,并合作完成阅读,共同交流读后感。相信这样一定能够使课外阅读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