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

2019中学教资面试教案及答辩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编辑:闽州教育  2019-03-27 14:03:27  人气:882


  【摘要】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好处众多,所以每年才有那么多人去报考。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2019中学教资面试教案及答辩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想要更有把握拿下中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的话,请立马来看。

  2019中学教资面试教案及答辩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知道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能分析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地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的乐趣;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形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询问学生假期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并说一说当地的景观都有什么不同。与此同时在PPT上同时播放四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景观差异?这些景观上的差异是否有规律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地球自然景观差异图。

  【问题】图中的箭头所指的各是哪一种自然景观,请谈一谈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发表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在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及其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均存在着地域差异,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规模有大有小。全球性的地域分异为大尺度,地区性的地域分异为小尺度。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往往表现为呈带状分布的有序更替的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教材91页“图5.7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合作探究】(1)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结合我国的景观图,说一说自然带的定义。

  (2)自然带主要以哪一自然地理要素命名,为什么?

  (3)自然带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1)自然带是不同地区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水热组合不同,进而形成相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在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带。

  (2)自然带一般以植被类型来命名,因为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3)陆地自然带是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地理环境。

  【教师总结】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的景观图及中国自然地理地图。

  【问题】(1)请将李明同学拍摄的景观图所代表的自然带按照合理的次序放置到中国自然地理分布图的相应位置上。

  (2)在景观图放置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试着分析形成这种规律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1)学生将景观图按照南北顺序放置于中国地图的相应位置上。

  (2)规律:东部地区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原因: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教材91页“图5.7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小组讨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世界的哪些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学生回答】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中纬度的大陆西部和东部。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般表现为自然带的地域差异,自然带的地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呈现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大家都会看到哪些自然景观呢?请同学们课下自由交流,互相讨论。

  四、板书设计

  答辩

  一、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二、请谈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板书形式。

  【参考答案】

  板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板书的形式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提纲式板书。它是将一堂课的主干内容,随着教学进程,提纲挈领的写在黑板上。

  第二种,结构式板书。结构式板书适用于知识间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地壳物质循环等。

  第三种,表格式板书。通过表格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比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多个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异同点。

  第四种,命题式板书。它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试题的形式,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五种,图文式板书。在黑板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可以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三、你认为在地理课堂导入环节,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节成功的地理课,巧妙的导入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我认为在地理课堂导入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注意导入的直观性。新课导入时要注意直观性,让学生能通过材料知道信息反映的是什么。

  第二,注意导入的启发性。地理导入是通过提供学生已知或者未知的事物或者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三,注意导入的趣味性。地理教学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促使其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温馨提示: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想要参加教师招聘的话,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因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